2月25日,走进礼泉县烟霞镇的陕西欣农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大棚,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翠绿藤蔓,圣女果的清香扑鼻而来。在绿叶的遮掩下,不少熟透的圣女果似红宝石般点缀于枝叶间,长势良好,色泽鲜亮,饱满圆润,令人垂涎欲滴。
“春节期间,因为园区紧邻袁家村,人气特别旺,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前来观光采摘。”园区负责人高增刚介绍道。
高增刚皮肤略黑,一谈起农业发展便滔滔不绝……初次见面,记者就被他的憨厚与朴实打动。高增刚出生于礼泉县烟霞镇,对土地怀有深厚情感,用他自己的话说:“我生在农村、长在农村,是农民的儿子,知道怎么和老百姓打交道。”作为来自农村基层的人大代表,他最为关注的就是乡村振兴。
今年49岁的高增刚,高中毕业后便一直在外从事果蔬种植行业。他勤奋好学、善于钻研,一有空闲就埋头钻研农业科技知识,栽培管理技术得到显著提升。回到家乡礼泉县后,他萌生了创立农民专业合作社,与其他农户抱团发展的想法。
“农村天地广阔,实干才能创造未来。我不仅要自己干出一番成绩,还要带领周边乡亲们一起致富,让黄土地绽放‘致富花’。”高增刚说。2010年,他联合周边农户成立了礼泉县碧护美果种植专业合作社,开始种植礼泉苹果,带领村民脱贫致富。
高增刚深知,没有先进技术支撑,任何产业都难以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。于是,他主动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请教,积极学习农业科技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术。他不仅自己学,还围绕新的种植结构和模式,定期为群众开展农业科技培训,培养具有丰富知识和操作经验的新型职业农民。
2018年,在高增刚的努力下,先后带领近200名社员发展新型苹果种植2000余亩,增产增收200余万元。“随着时代的发展,我们必须走上规模化、现代化、集约化、高效化的发展道路。”高增刚说。2019年,他又带领合作社参与了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——礼泉县袁家村片区产业示范项目,建成了占地1500亩的陕西欣农兴现代农业产业园。园区涵盖设施葡萄、温室大棚、新品种粮食、新品种樱桃、仓储冷链包装、花卉苗木、研学培训、电商运营八大板块。
随着乡村旅游日益火爆,该园区在做好新品种示范种植、农产品加工销售的基础上,依托自身农业资源以及临近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的区位优势,在“新、特、优”方面下功夫,加快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。目前,产业园栽植阳光玫瑰68亩、克伦生葡萄230亩、美早樱桃210亩、美国天鹅绒紫薇苗150亩,拥有16座自动化温室大棚,大田特色经济试验示范区680亩。
“园区充分发挥了农业园区的观光、休闲、研学、科普等功能,实现了产业园农业与休闲旅游、教育文化、健康养生等的深度融合。”高增刚说。园区每年固定用工150人、临时用工800人次,其中涉及困难劳动力200人次,累计发放劳动报酬1200万元,有效解决了周边村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。
十几年的潜心钻研,让高增刚从一名“门外汉”成长为“匠心人”。高增刚先后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、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评为“全国优秀农民工”、农民教育培训“百优保供先锋”。“乡村振兴,任重道远。青年人应当踏踏实实地做给群众看、带着群众干。”高增刚说,新型农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懂技术、会营销的青年人才,未来他将继续做好“传帮带”工作,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、新动能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