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9日,在彬州市太峪镇太朝村的玉米种植基地,农机手赵建友驾驶着改装后的玉米覆膜播种一体机来回穿梭,随着机械臂有节奏地上下摆动,一粒粒玉米种子被精准嵌入土壤、覆上薄膜,留下如五线谱般整齐的垄线。
62岁的赵建友是个农机老把式,每年春耕、播种时节,附近十里八乡的田地上都有他的身影,多年的风吹日晒,让他的皮肤略显黝黑。赵建友告诉记者,农机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,让大家在生产时能更快更省心,也给他带来了不错的收入,自从成为农机手的那天起,他始终保持着自我钻研的精神,不断摸索学习,一步步成了当地有名的农机手。
30多年的农机手经验,让赵建友对农机有着超乎寻常的执着和热情。他不喜欢模棱两可、一知半解,每次生产中遇到问题,都要刨根问底,直到将问题搞得明明白白为止。他说:“我喜欢农机。”
在多年的生产过程中,他发现工厂化标准生产的设备并不能适应各地不同的地域情况,于是,他想要通过对农机进行改造,让农机和农艺实现更好的融合,在减少农机损耗的同时,提高劳动生产率。
2024年10月,赵建友通过这些年的玉米播种和生产实践,在工厂订购了施肥机架、压膜滚筒和相关配件后,动手改装他的覆膜机,改装后的玉米覆膜播种一体机与以往的机械有所不同,能一次性完成施肥、覆膜、播种、覆土等工序。
“效果相当满意,玉米覆膜播种一体机上有1个施肥箱、2个压膜滚筒和4个播种箱,经过反复实验,既提高了播种的精准度及效率,避免‘空种多种’的现象,还有效提高了覆膜的平整度。”谈起自己的改装成果,赵建友言语间满是自豪,在玉米播种的关键时期,覆膜机的改良大大提高了农机手的工作效率。
赵建友介绍,改装后的玉米覆膜播种一体机每天作业面积可达35亩到38亩,相较于以前工厂标准化生产的覆膜机,效率提高了30%,驾驶室里,农机手只需轻握方向盘,便可以轻松完成播种作业,省时又省力。
春节后,赵建友组建的农机服务队,抢抓节令,积极为彬州市各村镇开展机耕服务。“截至目前,服务队已经改装完成20台这样的覆膜机,年服务面积可达2万余亩。”赵建友介绍,玉米覆膜播种一体机耕种效率高,春耕时节正是他们“大展拳脚”的时候。
“农业智能化是大势所趋,如今,各类农机设备越来越多,也越来越便捷,我们也会不断学习进步,持续扩大服务面积,用农机服务好每一位种田的农户,让乡亲们有钱赚。”谈及未来,赵建友信心十足地说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